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你身边的一辈子都没有生育的人,最后怎么样了?

    信息发布者:石金芝
    2018-02-01 16:27:59   转载

    我们中国人缺乏安全感,再加上传统的“养儿防老”观,自愿做丁克,或者不孕不育也不收养孩子的那帮人,我认识的,到现在也不过40-50岁。他们基本上都有稳定的收入,有一套或几套房子,很多时间投在工作上,朋友比较多,爱好比较多,看起来比有孩子的人过的要轻松、自我、日子丰富多彩。

    但是总有人问他们“现在挺好的,老了怎么办?”我自己也被特别特别亲近的朋友问过。有一段时间我也想过这个问题,但是当我看到我的香港、日本、美国、欧洲的朋友,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状态,我就不再担心这个问题。

    首先,除非是身患严重的疾病,老年人卧病不起、生活无法自理的几率其实没有那么大,时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长。不生病,或者只是慢性疾病,老年人完全可以生活自理。特别是美国,并没有法定的退休年龄,我的朋友Doni,70多岁了,还在大学教书。她住在加州,今年加州医疗大麻合法化了,她和同事商量着申请一个新课题,如何将大麻运用在得了乳腺癌的女性身上,以解决她们患病后性欲低下的问题。她每年还飞两次中国交流,同时每年例行去欧洲开会一次,并且从美西飞美东看望她的孩子。她有两个孩子,一个在纽约,一个在德州,他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,很忙很忙,所以都是Dni飞去看他们,而不是反过来。她和孩子经常电话交流,但是日常生活一点也不会麻烦到孩子们,再说离得那么远,也照顾不到。她有一个定期来打扫的钟点工,但并不负责做饭。十多年前Doni卖掉山中别墅,搬到一个离超市、商场、餐馆步行只要五分钟的高档小区,租房住。她从来没有考虑过“老了”的问题,她的父亲工作到90岁,80多岁交的新女朋友和他一起生活了十多年。Doni偶尔不舒服,或者离家太久需要有人照看一下房间,帮她的是一个30多岁的男同事。他们是好朋友,Doni不会因为他的帮助付他钱,但是总会带他去特别好的餐厅。他有一个男朋友,但是他很喜欢和Doni一起聊天。

    有孩子的Doni在晚年其实都是一个人生活的,越是一个人越注意呵护自己,看电影、吃大餐、买新衣服和首饰,Doni有自己的娱乐之道。工作也让她跟时代合拍,二十多岁的学生跟她聊天也不会觉得乏味。她就是我晚年生活的榜样。为了这个目标我一直在有规律地做运动,煮营养餐给自己,固定和朋友联系,有自己的爱好,同时培养一到两个退休后也可以继续做的工作,比如写书,做咨询,做信息平台……

    其次,万一生活不能自理,就借助于高质量的市场化照护服务。我在日本、香港、美国、欧洲都参观过比较好的养老机构,有的是养老公寓式的,有的像是社区医院,根据个人的健康和财务状况进行。当然收费都很贵,比如住宿环境好,医疗人员充足,像是住在有看护的五星级酒店,一个月的费用就要奖金人民币12000-20000元。如果以后想要到这样的机构去,现在就要做好理财规划。和我同龄的人都在规划着让孩子们去国外读书,要准备一大笔教育基金。没有孩子的,就把这笔教育基金转换成养老基金,将来用在自己身上吧。

    最后,在朋友圈或者下一代人中培养志趣相投的人,未来也可能结成互惠的关系。养孩子如何没有培养好感情,孩子也可能变成“白眼狼”,你的好朋友、有感情基础的侄儿侄女、事业上的志同道合者或者接班人,兜兜转转,未来说不定在某一刻就成了你的关键联系人。没有孩子,并不意味着没有亲近的人。我和朋友们偶尔会讨论说“集体养老”,虽然是开玩笑,也不定就做不到。关键不要有功利心,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和生活,好好享受和朋友亲人在一起的时光,把自己的现在安排妥当了,未来自有未来的路。

    推荐去看黄佟佟的十万加文章《五十岁的单身女郎在一起会聊什么?健康、养老、事业还有性》。如果女性的自然生育能力是五十岁,单身到五十岁没有生育、不打算生育、也不想领养的女性,在一线大城市已经很多很多了,她们积极地生活,健身、交友、发展事业,拥抱这个对单身女性越来越有利的新共享经济时代。

    大家为什么要格外强调“最后”这两个字呢?你身边一辈子都没有生育的人,最后怎么样了?什么叫最后?最后我们大家都是要孤独地走完这一生的。即便子女绕膝,那又怎么样?著名情感作家琼瑶,前段时间因为她的先生平鑫涛临终要不要插管抢救,和平先生的前妻所生的三个子女发生矛盾。琼瑶坚持不让已经得了老年失智症、80多岁的平鑫涛做插管治疗,因为那只能维持他生理上的生命延续,而他的心智已经完全丧失,他在清醒的时候立下的遗嘱就“不要插管”。但是平先生的三个子女却不忍心父亲的离去,不认为插管是过度医疗,他们觉得只要父亲活着,即便不认识他们了,即便是在病床上靠着输液输氧来维持生命,那依然是他们的父亲。简单说吧,人到最后的这一段路程,谁是至亲?至亲就一定可以保证你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、去死吗?

    人的一生,最后都是要通向死亡,但我们不可能因为有死亡这段路程,就把一生所有的准备就放在“最后”那个阶段上。生命的每一段都是有意义的。生儿育女,不但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,也是个体在抚养过程中得到极大回报的过程,是不可替代的生命体验,有人就从中找出了个体存在的意义,认为“做妈妈或者做爸爸,是我这一生最幸福最骄傲的事情”,但也有人,觉得自己生命的意义可以放在其他方面。我们不能强迫人去生育,也不能强迫去不生育,否则都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。

    所以,那些一辈子不生育的人,放弃了生育过程所带来的回报或者幸福感,而选择了其他他们觉得更有意义的事情,那是他们个体的选择。就我目前看来,他们的幸福感还是很强的,他们比起有子女的人,更注重个体的健康、医疗、经济保障以及朋友圈的维系,因为他们知道只能靠自己,所以他们积极地准备着。如果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信任体制还存在,好的养老保障可以通过政府和市场获得,这部分人,至少在生命的绝大多数时间里,按照自己设定的路线而活,活的还是比较舒展的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